有些食評是千篇一律、毫不令觀眾感興趣的,例如「吃雞有雞味」、「吃豬有豬味」,這樣看完了也提不起任何興趣。
其實,寫食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餐廳環境:餐廳的裝修、氛圍、音樂等都會影響用餐體驗,因此可以描述一下這些方面,並評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。例如:MOTT32是由Maximal Concepts及得獎設計師Joyce Wang共同設計。公館位於地庫,曾經是銀行的一部分。室內設計風格完美揉合組紐約高尚工業風和港式華麗裝潢,令人驚喜的細節為空間注入流麗高雅的氣氛。它訴說著香港昔日的故事,並藏著想像出來的住客遺下的踪影。

食物口感:食物的口感是餐廳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可以從食物的香氣、味道、質地等方面入手,評價食物的好壞。例如L’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的食物是如何從視覺、味覺令食客對食物有全新嘅體驗、品賞到另一個角度的美食與廚師的技藝,令其保持米芝連3星的地位。

食材品質:優質的食材可以提升整體的用餐體驗,可以詢問餐廳食材的來源以及使用的新鮮度等問題,並從食物的外觀和口感中判斷食材的品質。例如:Roganic Hong Kong的總廚 Ashley Salmon 採用了來自嚐味農莊及自家種植的蔬菜入饌。

服務態度:餐廳的服務態度也會影響整體用餐體驗,可以評價服務人員的親切程度、反應速度以及對顧客需求的回應等方面。

價格:最後,價格也是考慮餐廳的重要因素之一,可以評價食物的性價比,看看是否值得付出這個價位。
總體來說,需要用「心」感受,才能寫出有靈魂的食評。要有客觀、細心地觀察和評估各方面的因素,並提供有用的意見和建議,讓其他人有更好的用餐體驗。
其他飲食文章: